1.我校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9月17日上午,我校在學術廳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對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行部署安排。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校黨委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12字總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提前謀劃早準備,聚焦主題不走樣,縱深推進顯特色,五聯七進摸民情,學用結合促發展,堅持在推動學校工作中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把問題整改貫穿于主題教育全過程,改出干部新風貌,改出發展新變化,改出師生獲得感,切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學習強國等中央、省級主題新聞媒體報道學校主題教育開展情況11篇。

2.我校連續四年入選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培育項目院校名單
4月1日,我校接受2018年度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項目實地考核,考核專家組一行6人通過聽取校長匯報、實地考查、資料查閱、師生及企業代表座談、答辯等環節,對我校2018年度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考評。5月17日,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公布2019年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重點建設項目和培育項目院校名單,我校順利通過考核并被繼續認定為“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2019年培育項目院校。此次考核評估是對我校示范校建設的一次全方位檢查,有利于自身找差距、查不足,學校將以此次考評為契機,努力補齊短板,夯實高質量人才培養基礎,繼續加強綜合實力建設,努力向建成省內高水平醫藥衛生高職院校的目標邁進。

3.我校“網約護士”亮相2019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5月6日至8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峰會上,我校“網約護士”閃亮登場,在峰會現場7號館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展區和8號館的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展區,我校展出的互聯網醫養康護服務平臺,引得眾人駐足。我校在省內最先推出“共享護士”平臺,福建衛生報記者第一時間報道后,引起新華社等在內的國內多家媒體的關注,經過1年發展,共享護士已經從1.0發展到2.0版本,從技術、服務標準和業務模式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和改進。在醫療安全的基礎上,網約護士平臺還與福建省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和推廣基于網約護士的互聯網醫養康護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構建醫院、養老機構、康護中心、社區、家庭等多級護理。

4.我校2019年新生錄取和報到數(率)均創新高
9月7日,2019年迎新工作正式開始。雖說已是金秋時節,福州天氣卻依舊炎熱。全校師生頂著烈日,熱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新生及家長。2019年學校錄取數首次超過4000人,在一整天充實而忙碌的迎新工作后,實際報到數達到3865人,報到率達到95.3%,報到數(率)再創新高。今年,學校25個專業全日制高職學生數接近1萬人。

5.我校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校舉辦了“頌歌獻祖國”教職工合唱比賽”“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國慶主題晚會等系列活動,校園內紅旗招展、彩旗飄飄,喜慶氛圍濃厚,各種慶祝活動激發了全校師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展現了師生硬核愛國力量。學校關工委老同志也積極發揮余溫余熱,通過活動教育激勵廣大青年學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關工委指導的1項學生作品獲得全省“讀懂中國”主題活動特等獎。學校團委組織了團員青年圍繞“青春心向黨,建功新福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等開展活動,組建23支社會實踐團隊,包括全國重點團隊1個、省級重點團隊4個、省級專項團隊2個,實踐內容覆蓋新思想宣講、歷史成就觀察、教育關愛、愛心醫療、環境保護、紅色傳承等,社會實踐團隊獲得中國網、中青網、東南網、省教育電視臺、省教育廳、閩東日報、實踐地人民政府網站等主流媒體和官方網站報道29篇。

6.我校舉辦2019年體育文化節暨田徑運動會
辦好2019年田徑運動會是學校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11月2-3日,我校2019年體育文化節暨田徑運動會隆重開幕,校領導、體育運動組委會成員、各系部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師和學生代表、全體裁判員和運動員等參加了開幕式。蘇友新校長致開幕詞,并希望通過本次體育文化節暨田徑運動會,再次掀起全民健身、熱愛體育、增強體質、投身體育鍛煉的新高潮,營造出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校園體育新風尚。
本屆運動會將持續2天,共有170支代表隊的2000多名運動員參加60個項目的激烈角逐,為我校歷史上規模最大、項目最多的一次運動會。閉幕式上,校領導為優秀組織獎、體育道德風尚獎、優秀教練員、優秀裁判員、體育明星以及各系班級團體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頒獎。

7.我校榮登“2019年最熱志愿服務高校TOP25”榜單第四
12月8日,2019年第五屆全國品質公益峰會在杭州舉行,峰會現場發布了志愿匯“2019全國志愿服務指數”,我校榮登“最熱志愿服務高校TOP25”榜單第4名。
我校長期以來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工作,校級成立青年志愿者協會(義工聯合會)和紅十字會,組建了青年志愿服務隊、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敬老助殘志愿服務隊、禁毒防艾志愿服務隊、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志愿服務隊等。截止2019年12月,在校生志愿匯注冊率達100%,志愿匯平臺發布活動簽到數3732場,師生通過志愿匯平臺參與志愿服務信用時數達40余萬小時。

8.我校師生在各項競賽中屢創佳績
2019年,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并取得佳績。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護理技能賽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東阿阿膠杯”中藥傳統技能賽項、全國衛生職業院校口腔技能大賽、第五屆“黃炎培杯”全國口腔技能大賽、第十七屆“日進杯”全國口腔技能大賽、第四屆中國(福建)女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食品藥品類職業院校“藥品檢測技術”技能大賽、“新華醫療杯”第五屆全國職業醫學影像術專業實踐技能競賽、首屆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等各類賽事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18人次、省級獎項60人次、廳級獎項8人次,其中我校護理系學生連續七年蟬聯福建省護理技能大賽第一。

今年,我校教師在全國全省各類技能競賽中獲得較好成績,參加了 “網龍杯”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第二屆人衛慕課在線課程與教學資源、第四屆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檢驗技能、全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微課等比賽,榮獲省級技能競賽一等獎8人次、二等獎13人次、三等獎12人次。

9.我校教師將仁心教育融于專業教育
今年,我校《給花看病,藥學系學生試辦植物醫館》《仁心教育融于專業,生動走進學生心中》兩則新聞獲得福建日報報道。據了解,我校藥學系學生在校內開起我省首家植物醫館,當起了“植物醫生”,為當地群眾送來的植物進行現場治療服務,以前藥學專業學生一般畢業后多數成為藥店藥師、炮制師、調劑師等,現在企業對中藥材種植病蟲害防治方面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學生通過依托學校創業基地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將為今后職業發展拓寬空間。

在專業教育上我校藥學系教師通過甄選專業知識密切關聯的典型事例,搜羅上百種中藥材偽品供學生們鑒別,讓學生在苦練“辨偽存真”專業技能,一堂課既講專業知識,又融入思政元素,讓學生樹立仁心仁術、精守中醫藥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今年我校共設立32門課程思政建設試點項目,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比賽、課程思政示范觀摩課等活動,不斷充實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內涵。通過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這樣的“雙帶頭人”與專業社團共建,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形成聯動,使“課程思政”覆蓋了教育全過程,多角度、多環節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10.我校學生及時救護群眾獲得社會贊譽
4月20日,在莆田黃石舉行盛大的民俗出游活動中,一名七旬老婦人突然倒地不起,圍觀群眾束手無策,在這危急時刻,一位女孩挺身而出,趴在老婦人身邊實施急救,直到老人轉危為安,周圍人群紛紛向這位女孩投來贊許的目光。4月21日,來自一則《誰認識這個莆田90后美女?全國網友都在找她》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切關注,學校在獲知新聞報道后,經過各系尋訪,最后確認她是我校畢業的2017屆蔡仕媚同學。

11月13日,我校護理系陳佳美同學在廈門北站候車時,聽到廣播站在呼叫醫務人員,立即主動找到廣播站,對一名四肢乏力、言語不清、大量出汗的男子及時實施救護,經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轉危為安。11月24日該男子通過到廈門北站了解到陳佳美是我校一名正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習的學生,希望能夠聯系上醫院表示感謝。11月26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向我校發來一封表揚信。
我校蔡仕媚、陳佳美同學在突發事件中,能夠挺身而出臨危不亂,沉著冷靜,發揚醫學生救死扶傷的精神,運用所學技能知識成功救護了昏迷患者,贏得了社會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