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有一條微博熱搜引起大家關注,中北大學有一位大學生補考作弊被發現后,從教學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這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警示著我們,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大學生在面對各種挫折和壓力時,一些人可以很快走出悲傷,重振旗鼓;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人卻一蹶不振,丟失信心,甚至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護心苑特推出本篇文章,帶領大家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不斷強化自己,將自己的“玻璃心”打磨成“鉆石心”。

導致部分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的原因有哪些呢?
1.心理封閉:學生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個人的秘密,本屬正常。但部分學生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發展到自我封閉,喜歡離群索居,不愿與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開心扉。因而遇到挫折時,心理承受能力低于常人。

2.未經挫折:有的學生從家庭到學校、從小學到大學,一路順風,未經挫折,猶如溫室里的花朵。導致平時看過去意氣揚揚,實際好逸惡勞、害怕困難,稍有不順心,就一蹶不振。

3.壓力過大:當今社會,學習、升學壓力都沉重地壓迫著學生的身心。更有父母的望子成龍,教師的過高期望,讓有的學生感到學習越發困難、升學無望,便使學生憂慮重重,喪失信心,若缺乏指導,易走向極端。

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呢?
1.嘗試與人交往:可以參加一些活動,如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旅游參觀等等,促使其敞開心扉。或者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音樂、跑步、畫畫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間的樂趣,既能增長知識,又能廣泛交友。心理的封閉狀態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

2.增強耐受能力:在培養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教育”和“耐錯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利用假期等課余時間走出校園打工,在經歷過工作中的磨難、挫折后,心理的承受能力會逐步提高。

3.適當調整自我:(1)分段化目標:將學習的大目標分解成很多個具體的小目標,分階段地逐一實現,使之可望可及,一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繼而產生更大的動力,便能逐步增強心理承受能力。(2)釋放壓力:可在戶外找個清靜地方,慢跑或步行二、三十分鐘,使全身肌肉松弛,緊張壓力隨之而解。或者與朋友傾訴、談話都對宣泄情緒,緩解壓力有幫助。

若是以上措施無法幫助到你,可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持,我校心理咨詢熱線: 0591 -22781672,福建省福州市心理援助熱線: 0591-8566661,時刻傾聽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