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強化教師愛國主義教育,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于2021年10月21日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觀看電影《長津湖》等主題黨日活動。
電影《長津湖》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展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極度困難條件下,克服困難,徹底粉碎了美軍在感恩節前結束戰爭的計劃,為抗美援朝戰爭作出巨大的貢獻。
看完電影后,與會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交流觀影后的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恪盡職守、勇于擔當,以實際行動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綿薄的力量。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書記曾婷婷:看完影片《長津湖》,我腦海中不停重復著“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也一定會打,所以我們打這一仗,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不打仗。”“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兩句話,一句代表著責任和擔當,一句代表著堅決完成任務的決心。都說和平不是從天而降,幸福不是理所當然,是先烈們在缺衣、少食、零下30-40度極寒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才換來了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今天我們生活在國富民強的和平年代,不僅有充足的物質來源還有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更堅定愛國信念,感恩幸福生活,努力工作,立足崗位,發揮聰明才智,為學校的發展盡心盡力。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葉夢宇:看完《長津湖》后感受很大,感覺國防可以多增加預算。感覺我們能平平安安生活在地球上,是有萬萬千千的軍人在過去在現在在未來負重前行!從一個家庭視角,一家三兄弟都上戰場,看到傳承看到犧牲看到奉獻。聽到上了戰場就是英雄的臺詞,明白只要你為了國家和人民往前邁一步,無論你的年齡、工種、性別、崗位,都是英雄。英雄不是個人主義,是集體主義。不是個體化,是群體化。電影中經常出現:敵機來,找掩體,快快快。基本還原近距離的通信都靠吼歷史情節,更凸顯當時我黨和軍隊乃至國家能在抗美援朝戰爭獲取勝利的困難,以及我們的大無畏的精神。這樣不畏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在何時何地,這種精神和共產主義的信仰都會支持我們大家克服困難。只有國家強,我們才能平平安安的。珍惜當下!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林誠輝:《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此次戰役是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當時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不及美軍穿很保暖的衣服、擁有精良的裝備及糧食充裕,卻雪地里埋伏,死傷慘重,戰場上依然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體現了志愿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艱難和困苦。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林小朋:《長津湖》站在一個新的視角,以一個志愿軍連隊為人物群像,真實地再現了那場戰爭的細節,重新詮釋了戰爭的殘酷、軍人的勇敢和精神的偉大,在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這部作品展示了特有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一部電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長津湖》 所帶來的觀影熱潮,并不是單純依靠廣告宣傳力量,而是影片本身傳遞的情感力量,彰顯了藝術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轉化為票房數據、上座數量和好評度。多年來,以《英雄兒女》《上甘嶺》為代表,抗美援朝主題的電影佳作迭出,成為一代代人的歷史記憶和精神食糧,鼓舞全國人民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嚴子楠: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們有著革命烈士帶給我們的安穩生活,有仁人志士創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魯迅先生的話“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如今我們不必擔心戰亂動蕩,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外強虎視眈眈,著力打壓中國的發展,華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讓國人清楚,我們身為中國青年,必當心系祖國,肩扛重任,報效祖國。我們這一代人,要有厲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電影。
一直以來,長津湖戰役這段歷史鮮為人知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冰天雪地穿著單薄的衣服與美軍激戰,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犧牲和代價。今天再看這段歷史,更覺可歌可泣。這場戰爭的戰略意義是巨大的,它直接影響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柯海峰:觀看《長津湖》后,心里有了很大的觸動。長津湖一役,中國人民志愿軍憑著驚人意念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境,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正是因為這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何其有幸,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從小事做起,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胡國勇:1950年11月27日,室外溫度-35°C,志愿軍精鏡9兵團和美軍王牌陸戰第1師在朝鮮的長津湖地區,打響了朝鮮戰場上中美兩軍的第一場面對面的強強決戰。
這支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精說的軍隊,在長津湖戰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傷亡減員達 13961 人。而我志愿車第9兵團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部隊戰斗減員達14000 多人,凍傷減員 30732人。志愿軍第9 兵團在長津湖嚴寒中的殊死決戰,為整個朝鮮戰場局勢的改變,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西線志愿軍部隊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對美第8集團軍展開猛烈進攻,取得了清川江圍殲戰的勝利。美軍部隊被迫放棄平壤后撤。面對東西兩線同時失利,麥克阿瑟圣誕節前占領整個朝鮮的企圖成為泡影,被迫撤至三八線以南地區轉入防御。71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毅然奔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建立了彪炳千秋的歷史功勛。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葉文偉:近期支部組織觀看《長津湖》,作為黨員干部,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一道墻,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里,中國人民志愿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筑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里,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后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么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了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惟愿硝煙不會再彌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后勤管理處、招標采購中心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彭莎:看了三遍長津湖,每一次看都被深深觸動,電影呈現出來的只是抗美援朝歷史的冰山一角,電影背后真實的長津湖戰役,遠比電影中更殘酷、更慘烈。先輩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把煙霧繚繞的中國變成了藍天白云!這么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就這樣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異國他鄉!向革命烈士們致敬!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