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秋的一天,家住城關的辛亥革命老人謝鎮江,因兒子謝炳耀高中肄業在家,來找谷書記求工作。謝老先生說,他知道當今找工作很難,但實在沒辦法才“登三寶殿”的。谷文昌早就知道謝鎮江老人當年在反清斗爭中為光復詔安縣做過重大貢獻,解放后又是東山縣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常委。谷文昌聽老人說明來意,心想應按黨的政策給予民主人士幫忙,隨即答應下來。然后親自聯系縣工業局,將謝老的兒子安排到木器社當工人。謝鎮江千恩萬謝地走了,誰知一個月后,他又因為兒子不適應木器社工作,再次來找谷書記,求他幫兒子調換工作。谷文昌不厭其煩,再想辦法,最后安排到醫務單位當工人。谷文昌幫謝鎮江兒子找工作的事,一時在東山傳為佳話。
事過兩年,谷文昌自己的大女兒谷哲慧也有個工作機遇,不想卻被谷文昌擋住了。兩個人的兩種不同際遇,可見谷文昌的價值觀:共產黨人認公不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