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護理系黨總支于2020年5月11日四位援鄂校友進行了一場生動的戰疫校友經驗交流分享會,護理系全體師生在線聆聽學習校友們的戰疫經歷。
會議伊始,主持人許慧瓊老師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的話“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

之后,許慧瓊老師在線連麥四位90后戰役校友,分別是94年的江玲玲、96年的詹仕鑫、94年的陳雨雯和96年的張曉嵐。他們向我系師生分享了他們刻苦銘心的“援鄂戰役”經歷與心聲,讓我系師生更真切感受到他們在前方戰役一線的“驚心動魄”。

江玲玲校友在分享自己的戰疫故事時講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從小一直學習的大道,所以2020年2月12日我瞞著父母親答應出發前去武漢支援。抵達武漢以后,隊員們都在努力且嚴謹的訓練防護技能,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這戰役過程中,厚重的防護服下艱難行事、人生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負責院感的監督防護工作崗位的壓力以及第一批患者治愈出院的欣喜。看著奮斗了48個日夜后的武漢漸漸蘇醒恢復著屬于它的繁華,我知道我們的使命完成了,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詹仕鑫校友在分享自己的戰疫故事時講:“1月22日,在和母親的一通電話中得知武漢疫情,我不由的回憶起在我8歲時那個抗擊非典的冬天。1月26日,在收到科室群里報名支援武漢的信息后,我報名了。 從1月27日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我的戰疫歷程就此開啟。經歷過穿防護服到極限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的感受、不論是搬運物資,還是打掃病區衛生,我們自己完成。但是在我看來我們做的事其實很平凡,也都是職責所在。”
支援湖北的福建第八批醫療隊隊員陳雨雯校友說:“在我報名參加武漢支援的那晚,我心中思緒千萬輾轉反側。在剛開始時說不害怕是假的,對于未知的恐懼,我們能做的便是防護、防護、再防護。因為我們都想平平安安的回家,終于我們做到了,千言萬語不盡一句平安就好。那些受過的苦,咬著牙扛過去的時刻都變成了最美的回憶。在武漢的這段經歷將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旅程,我將永遠銘記。”
作為上百名援鄂校友中年紀最小的張曉嵐說:“剛開始的時候護目鏡上都是霧氣完全看不到,以及被口罩、護目鏡壓紅的臉,甚至臉上出現了壓瘡,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同時也感恩母校和師長對我的培養,讓我們在國難當頭能盡一份微薄的力……”并寄語在校的學弟學妹們:“大學時光真的很美好,要活在當下,但要對生活有所規劃,去想未來你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要多努力才能夠的到未來的門檻。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在聽過戰疫校友分享的戰疫經歷后,護理系全體師生紛紛為他們點贊,一馬當先,甘當戰疫的探路人。同學們也下定決心努力增強綜合職業素質和能力,為更好服務人民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隨時準備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挑選!
通過本次援鄂校友經驗交流分享會,師生們感受到這些來自戰“疫”最前線校友們的醫者仁心和家國情懷,加深了對南丁格爾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的領悟,增強了同學們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也堅定了教師們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歌頌以保護生命為使命的白衣天使們,將南丁格爾的提燈神燈永不熄滅的傳承下去。
(護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