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爆發了,她猶如一道閃電照亮了歷史的天空,她高高舉起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并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今年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意義十分重大。 一、增強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五四精神是20世紀初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的愛國精神,五四青年節是朝氣蓬勃的青年人的節日,我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對的就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大學生,我們面臨著培育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所以,我們沾了青年的光,要與青年大學生一起過節,一起學習和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不斷增強職業認同感、使命感。 二、增強思政課教師的自信心,創新教學科研學生工作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涉及內容非常廣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下知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喜怒哀樂、所思所想。在鮮活的《思修》《概論》教材面前,無論是閱歷豐富的資深教師,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大家都是新手,都面臨著耗費大量時間重新備課的過程。有人戲稱,思政課教師不是在備課的路上,就是在路上備課。我們在上班的路上聽新聞,調整教學方案,備課備到上課鈴敲響的那一刻,我們是校園里走路最快的群體,所以這一點都不夸張。除此,在新形勢下,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思想政治工作,我們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列舉了23個團隊和個人平均年齡只有二三十歲,他們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而我們馬院團隊平均年齡業就30歲左右,所以是一個青春團隊,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團隊。面對困難和挑戰,大家要增強自信心,打開工作思路,多花時間,多擠時間,適當少休息,適當少閑聊。天上不會掉下餡餅,見多才能識廣,厚積才能薄發,才能逐步取得成功。 三、關愛青年學生,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青年要順利成長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該培土時就要培土,該澆水時就要澆水,該施肥時就要施肥,該打藥時就要打藥,該整枝時就要整枝。我們在對青年群眾教育時不要指望畢其功于一役,要有久久為功的精神。例如,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習題時,觀察能力、規則意識比較薄弱,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夠,制作課件不按照模板,字體太小,標點符號不規范,想當然,自成體系,或者面對困難,不愛學習,不愛思考,依賴性強,這些問題都要經常講、時時講、當面講。講得越多,對老師越關心,工作效率越高。有的學生在做社會實踐匯報時,敷衍了事,弄虛作假,或者忘記社會實踐,也有的學生做的很認真,按部就班,有序推進,這些好的都要拿出來及時表揚推廣,對于未按照進度開展的要加強監督和指導,否則平時不檢查,到了期末他們交白卷,那就“關愛”學生變成害苦學生。 最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操作性,需要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學習和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