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閑暇的時間中閱讀詩書,了解實事不僅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友誼,而且使我們了解當代的形式與政策,涵養精神內涵。6月15日傍晚新思想讀書社“星星隊”在行政樓107開展了《習近平講故事》中的“文化融通故事”專題讀書活動,此次活動由楊盈老師指導,朱水莉和陳思潔兩位同學負,星星隊成員參與。
同學們選取了自己在學習這一專題中感觸最深的故事,進行故事解說和分享了獨特的學習感悟,同學們從交流中學習到了法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各種經典作品;還有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其《飛鳥集》《新丁集》廣為流傳;美國海明威先生的《老人與海》,我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還魂記》《邯鄲記》都讓人印象深刻,彰顯了世界各國的優秀文明。明白了印度總理莫迪先生拜訪我國陜西省,共同追溯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歷史,中非友誼鑄就而成的坦贊鐵路,新加坡大學生來到中國西北,用鏡頭來記錄現代中國,了解和傳遞中華文化等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物品之間存在著千差萬別,一棵樹上無法找到完全的樹葉,各國之間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文明形態。在文明交流互鑒之中,最好的方式便是采取求同存異,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的原則,從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認識到了“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動羅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豐富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通過此次交流活動,我們收獲的既有書本中的理論知識,同時拓寬了對國家形勢的了解,是一個精彩且有意義的沙龍,讓我們以夢為馬,不斷深入學習,進步,成為一個有想法,更加有思考能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