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除了是一份職業外,更是一項責任,一種人性光芒的傳遞。共產主義戰士、最美奮斗者雷鋒同志提出“當祖國和人民處在最危急的關頭,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犧牲。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生、醫務人員,如何像雷鋒那樣勇于擔當責任、樂于奉獻,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身?近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指導老師熊美蘭的帶領下,讀書社同學們一起研討學習《責任之勇于擔當》專題,內容分為理論闡釋與素質訓練兩個部分。

熊美蘭從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產大夫的“茍利社稷,死生以之”名言入手,結合“00后”馳援湖北的謝佳慧優秀事例,對勇于擔當的內涵進行詳細解讀,提出醫務人員應有如雷鋒般專技的精湛水平、戰士的挺身而出、志愿獻身醫學的責任品質,用一腔熱血踐行著“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醫學誓言。

接著,同學紛紛從醫者責任、醫學初心、不畏艱險、職業自豪、無上榮光等主題,講述優秀的前輩、校友、身邊人的最美逆行故事,交流在面對困難時的難忘經歷,在面對險阻時的堅守選擇。通過醫學故事分享,找到自己的內驅能力,找到自己學醫的初心、從醫的價值,白衣執甲,生命責任重于泰山。


李佳琪同學講述的是來自河北省某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長王娟的故事。她被稱作守護重癥病區的“鏗鏘玫瑰”。“作為一名醫生,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崗位,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穿上白大褂就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她的話語提醒醫學生要時刻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熱愛自己的專業和工作,努力為黨、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遠科同學分享自己嫂子的抗疫故事,在除夕夜守護在病人身邊,用天使般的光芒溫暖了病痛中的患者。“我就是吃這碗飯的,我不來誰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盡自己所能的走下去吧。”讓同學深切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一個發光體,只要努力用自己的光與熱去照耀和溫暖困苦中的靈魂,都是了不起和最美的人。
房群宇同學分享了學姐張曉嵐的抗疫故事。白衣請愿,星火馳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昔日在學校許下的白衣誓言,提醒你我:我們不偉大,甚至很渺小,但愿意犧牲和奉獻的精神很偉大。這個世上沒有什么超級英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平凡人盡自己的所能,才有了劃破黑夜的光。
張鴻雨同學分享了人民英雄張定宇的故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沖鋒在前,挺身而出,以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詮釋了他的使命和擔當,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和崇高境界,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只有勇于擔當,默默奉獻,不計得失,才能譜寫出最美的人生篇章。
王偉文同學分享了陳薇院士研發疫苗不畏艱難的故事。她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為中國新冠疫苗研制速度領先全球作出杰出貢獻。“專利是我們的,原創是我們的,所以我們在任何場合,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來做疫苗研發。”這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大家可以通過努力進取為國家、為人民帶來無尚的榮光,讓身為醫學生的我們為選擇醫學專業而感到驕傲。
葉鎵萍同學分享了鐘南山院士的抗疫故事。他建議公眾“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他卻在第一時間乘坐高鐵沖往武漢防疫第一線,了解病人情況,尋找解決方案。讓醫學生明白了要在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的洗禮中淬煉青春,不忘醫者使命,發揮專業特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奮力書寫好當代醫學青年的時代答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始終牢記步入神圣醫學學府時的莊嚴宣誓,以白衣作戰袍,主動請纓、挺身而出,以舍生忘死的責任使命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要學習雷鋒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勇于擔當的精神,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做一個審慎從醫、勇于擔當的雷鋒式白衣天使。
文字:王偉文、熊美蘭 審核:來朋珍 責編:張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