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智能醫療裝備行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國家對高端智能制造人才需求迫切,大健康產業智能化升級趨勢顯著。為填補智能醫療裝備領域復合型技術人才缺口,我校依托在醫療裝備領域深厚的專業積淀與行業資源優勢,聯合頭部企業協同育人,特開設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現面向全校全日制高職在校生招生,具體事項如下:
一、微專業特色與優勢
1. 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聚焦智能醫療裝備研發、智能控制系統運維、醫用電子設備智能化升級等核心就業崗位,提煉崗位群核心知識與關鍵技能,通過6門核心課程快速培養,解決專業設置與企業用人需求精準匹配問題。
2.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智能醫療裝備領域頭部企業深度合作,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融入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接觸行業前沿技術與標準,提前適應企業工作場景。
3. 強大師資團隊支撐:師資隊伍由碩士、博士學歷為主的副教授、講師組成,成員多為創業指導師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國家考評員,兼具深厚科研功底與豐富教學、行業實踐經驗,部分教師還擔任全國性專業委員會委員、職業技能大賽國賽裁判,能為學生提供專業且前沿的指導。


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專業實訓室


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情況
二、培養目標
本微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扎實工程素養、跨界融合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堅持“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育人理念,通過系統學習,學生需達成以下目標:
1. 掌握智能傳感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統開發、醫療裝備智能化改造等理論知識與技能;
2. 具備解決智能裝備控制系統設計、調試、運維等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擁有系統思維、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性潛質;
3. 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技術溝通與項目管理能力,能兼顧技術應用與行業倫理、生態環保及可持續發展;
4. 可在智能醫療裝備研發制造、工業智能控制系統集成、醫療健康領域智能化升級等領域,從事智能裝備控制算法設計、控制系統集成調試、智能設備運維優化、醫療裝備智能化改造方案制定等工作。
三、招生要求
1. 招生對象:面向全校全日制高職二年級在校生(除智能醫療裝備技術、醫用電子儀器技術專業外),其中夏季高考錄取學生需為物理科目組學生。
2. 學制:一年。
3. 招生數量:30人,25人以上開班。
四、課程設置
課程 名稱 |
學 分 |
學時數 |
開課 學期 |
課程簡介 |
總學時 |
理論 |
實踐 |
電子技術應用 |
4 |
64 |
32 |
32 |
1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旨在培養學生電子技術基礎應用的能力。課程主要內容分為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部分,包括常用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震蕩電路、直流電源、邏輯代數基礎、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方法及典型電路的分析、測試、制作與調試等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溝通、團結協作的社會能力,培養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成本、產品質量等意識和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醫療裝備安裝調試、應用維修、質量檢測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機械制圖 |
3 |
48 |
15 |
33 |
1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機械零件圖紙繪制、機械裝配圖紙設計、機械零件優化等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任務驅動、邊做邊學”教學模式,以真實或仿真的醫療設備設計圖的繪制為載體,學生在自主或合作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構建職業需要的醫用電子儀器技術CAD知識和技能,注重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獲得對醫療設備設計工作的直接感受,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以職業為導向的課程目標。 |
醫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
3 |
48 |
24 |
24 |
1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傳感器的認識、結構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礎上介紹常用傳感器應用技術及實用電路的分析與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傳感器的基本結構和使用方法,理解各種傳感器進行非電量測量的方法,了解相應的測量轉換電路、信號處理電路的原理及各種傳感器在醫學中的應用。初步具備實用傳感器的應用和電路制作技能,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職業規范,為學生畢業后從事醫用電子儀器的分析與性能檢測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智能嵌入式控制技術 |
3 |
48 |
15 |
33 |
2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嵌入式系統概要、STM32微控制器硬件電路設計、開發環境搭建、通用輸入輸出接口、中斷系統、定時器、串口通信等內容。課程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以嵌入式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為主線,介紹使用STM32CubeMX開發工具以及HAL驅動庫進行智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的方法。通過課程學習,學生熟悉嵌入式系統內部資源,具備使用開發工具進行嵌入式系統硬件設計、程序設計、軟硬件聯調、故障診斷維護、綜合應用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為將來從事智能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
醫電產品組裝與調試 |
2 |
32 |
10 |
22 |
2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本課程以模擬醫電產品模型為載體創設五個學習情境,項目內容涵蓋11臺常用醫療器械原理了解、產品組裝、調試、檢驗、生產管理,力求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引導學生能夠使用專用工具、設備,組裝模擬醫電產品;使用檢測校準儀表,測試、聯調醫電產品;操作電子產品裝配設備、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設備,完成模擬醫電產品硬件組件的裝配、調試及故障排除,產品軟件的測試及調試,撰寫產品裝調報告;維護安裝調試場所衛生與安全。 |
計算機視覺系統應用 |
2 |
32 |
10 |
22 |
2 |
該課程是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的特色課之一,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視覺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開發和設計視覺系統的能力。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視覺基礎、圖像處理、目標檢測與識別、視覺跟蹤、深度學習與視覺應用等。課程體現以實踐為基礎的理念,通過大量編程練習,提高學生對計算機視覺系統的理解和實踐能力。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計算機視覺系統的基礎理論和技能,熟悉計算機視覺系統的開發流程和應用場景,具備獨立設計和開發視覺系統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五、報名、遴選與授課
1. 報名時間:2025年9月11日-20日,逾期不再受理報名。
2. 報名方式:采取線上報名方式,學生可通過二維碼進行報名。

3. 遴選方式:開課學院將根據學生報名情況,組織面試與考核,并進行綜合評審,擇優錄取,錄取結果將進行公示。
4. 授課方式與時間: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初次開課時間擬為2025年10月。
5. 學生報名后可加入QQ群:979304220,以便后續各項事宜通知。
六、微專業結業及學習證明發放
1.學生完成微專業培養方案的相應課程并達到學習要求,由醫工學院審核后提出結業名單,報教務處備案后由 學校統一發放微專業學習證明。
2.學校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備案及入庫相關工作。通過教育部備案的微專業,學生可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進行查詢認證。
3.學生微專業課程成績及學分,不參與本人綜合測評排名和學生評獎評優,不計入學業警示,不影響主修專業畢業資格。
4.未達到微專業結業要求者,其已獲得的微專業課程學分,經個人申請、醫工學院審批、教務處審核后,可認定為公共選修課學分。
七、咨詢方式
1. 聯系人:鐘偉雄老師(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微專業負責人)
2. 聯系電話:13635290769
3. 咨詢地點:醫工學院303、403辦公室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