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院內實訓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
閩衛院教〔2008〕123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院內實訓基地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術技能培訓與鑒定的實踐教學單位,是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重要實踐場所,其教學基礎設施與工作狀況直接反映學院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必須重視和加強實訓基地的領導、建設和管理。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院內實訓基地是我院學院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必須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職業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
第三條 院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設置、全面開放和資源共享的原則,努力提高辦學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第二章 院內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與主要任務
第四條 院內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為: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承擔高等職業教育學歷、非學歷職業技術技能培訓;負責專業技術技能鑒定考核工作;進行專業研究、技術開發、生產及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等。逐步發展為我院培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實踐教學、職業技術技能培訓、鑒定考核和推廣應用高新技術的重要基地。
第五條 院內實訓基地的主要任務:
一、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專業技術、技能實訓教學大綱,組織編寫實訓教材。
二、根據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專業崗位群的技術、技能要求,制定專業實訓授課計劃和實訓指導書。
三、按照專業崗位群的實際和實訓教學大綱要求組織和實施模擬專業崗位技術培訓。
四、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崗位需求的變化及新生工作崗位的定向,開發新的職業技術技能培訓項目與培訓內容。
五、進行專業技術技能資格鑒定考核工作。
第六條 實訓基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和專業技術應用研究,努力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在開發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七條 實訓基地要不斷充實與改進培訓內容,改革培訓方法,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技能及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團結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三章 院內實訓基地建設
第八條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院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突出以下特點:
一、在實訓過程上要具有專業基本技術技能的仿真性。使學生按照未來專業崗位群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
二、在技術要求上要具有專業領域的先進性。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先進的技術。
三、在內容安排上要具有綜合性。使學生通過實訓不僅掌握本專業的核心技術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全面培訓。
四、在環境和總體設計上要具有社會開放性。不僅能承擔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基本技術技能實訓,而且能承擔行業和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的培訓任務,使學校實訓基地緊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聯系。
第九條 院內實訓基地,主要是由學院或行業投資,面向本院師生和行業,在技術和管理上更具有本院和行業特色的實訓基地。
第十條 院內實訓基地建設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經過論證、審批之后,分批分期、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既要滿足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對人才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的需要,又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同時要強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建設的同時,盡快建立起自我運作、自我建設、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
第十一條 院內實訓基地建設要通過政府投入和行業、學校自籌、校企共建、學校與科研單位或行業聯合等多渠道籌集經費,走共同建設、共同發展的道路。
第四章 院內實訓基地組織與管理
第十二條 為加強實訓基地的領導和管理,學院建立定期檢查指導工作制度,解決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實訓基地做好建設、發展、培訓的各項工作。要根據實訓基地的特點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學特征,又具有社會專業實際工作特征的強有力的實訓基地組織管理機構。要選派數量適當、思想品質好、專業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能力強和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人員擔任實訓基地的管理人員和指導教師。以保證實訓基地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及實訓質量的不斷提高。
第十三條 院內實訓基地要建立科學、有效、嚴格的隊伍建設和人員管理制度,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及分工細則,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有落實的培養師資計劃和實施措施,實訓基地人員,特別是實訓指導教師要有合理的學歷、技術職務和技能結構,以保證實訓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實訓基地建設的不斷加強。
第十四條 院內實訓基地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建設科學、健全、嚴格的實踐教學制度。建立健全規范且能嚴格執行的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教學指導書等教學文件。要建立職業技術技能、職業綜合能力、職業素質有機結合的實訓教學體系,并具有組織實施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建立教學質量檢查、監督、保障、調控體系,并具有規范的教學過程運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學改革,不斷開發新的實訓項目,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十五條 院內實訓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設備設施及物資管理制度。做到帳、物、卡相符,儀器設備維修及時,設備完好率達到90%以上。建立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和技術檔案制度,逐步實現現代化管理,不斷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
第十六條 院內實訓基地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法規,法令及條例,建立實訓環境管理和勞動保護的管理規定,安全操作管理規程和文明生產措施。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第五章 實訓基地檢查與評估
第十七條 要建立院內實訓基地檢查、驗收制度。院內實訓基地基本建成之后,學院要依據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和有關規定對各實訓基地組織專家進行驗收,并對實訓基地運行及教學質量進行檢查。
第十八條 建立院內實訓基地的評估考核制度。學院按照實訓室環境、管理體制、培養目標、實訓基地的效益、對外培訓等方面制定評估、考核的指標體系和實施細則,并對其開展評估工作。對成績顯著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鼓勵,對違章失職或因工作不負責任造成損失者,按學院有關規定賠償損失外,要進行批評教育。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